太多了!星云大師火化,台媒:留下大量舍利子,25個比珍珠還大

2月5日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云大師在台灣高雄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圓寂,由于星云法師在佛教的特殊地位,圓寂后在國內和國外都引發了巨大反響,很多知名人士紛紛為星云大師舉辦追悼會,如陳麗華、遲重瑞夫婦。

星云大師圓寂后有一個問題被信徒和網友廣泛討論:大師「荼毘」后會不會留下舍利子? 「荼毘」是梵語,也是佛家用語,指的是焚燒或火化。

事實上,關于舍利子的問題在星云大師的遺囑中就有所交代,2013年星云法師身體不適留下了5000字遺囑,後來這份遺囑收錄到了他2015年出版的《真誠的告白》一書中,書中寫道:

「對于人生的最后,我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

根據遺囑星云法師圓寂后不會留下舍利子,這就意味著星云法師不會火化,或者通過特殊手段火化但不產生舍利子。

事情沒有朝著星云大師生前的安排進行,星云法師留下了大量舍利子

2月6日星云大師圓寂后的第二天眾弟子為星云法師 「真身封龕」,封龕通常指的是高僧圓寂后遺體坐入缸中,利用木炭、石灰等排出缸中的水分和氧氣,缸內微生物、細菌因為缺氧停止分解活動,遺體存活3-5年后成為「干尸」,最終「肉身成佛」,取出后供弟子和信徒祭拜。

最初部分媒體和土豆都以為星云法師「坐缸」,後來才知道搞錯了。原來大師弟子根據《大般涅槃經》為星云大師設計了一個涅槃塔,用「坐塔」替換掉了「坐缸」。台灣媒體曝出的「真身封龕」現場照片中有一個上半部分像鍋蓋、下半部分呈圓柱形的白色容器,大機率是盛放星云法師遺體的涅槃塔了。

2月13日上午在佛光山云居樓舉行了星云法師圓寂贊頌典禮,典禮完畢后星云法師遺體送往了台南大仙寺「荼毘」,最后永久安葬在佛光山萬壽園。

就在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有台灣媒體爆料星云大師火化后留下了大量舍利子,數量多得「難以計算」,其中有25顆大號舍利子。據了解佛光山弟子們在整理星云法師留下的舍利靈骨發時發現:一部分外表光滑、清凈白皙、有珍珠般大小;一部分舍利子則是五顏六色,有的呈黃色、有的為黑色、有的是藍色、有的則呈現出多種顏色。

按照佛光山弟子的說法,舍利子源自梵語,意思是遺骨,佛陀圓寂后火化后結晶而成的固狀物。在他們看來舍利子是得道高僧長年累月修行而來,是戒、定、慧三學熏修的成果,與生理、飲食等因素毫無關系。

火化為什麼會產生舍利子?

高僧圓寂后遺體有主要兩種處理方式,一個是「真身封龕」,一個是「荼毘」,前者可產生肉身成佛像,后者則可以留下舍利子。

目前我國至少有十幾個知名的肉身成佛像,如供奉于台灣彌勒內院的慈航法師、奉于九華山通慧禪林內的仁義師太、廣東南華寺的慧能法師肉身像。

土豆印象最深的是原供奉于福建省大田縣吳山鄉陽春村林氏宗祠普照堂的章公祖師肉身像,1995年被盜,如今在荷蘭藏家奧斯卡·范奧維利姆手中。2022年7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奧斯卡立即返還「章公祖師」肉身佛像,在奧斯卡眼里肉身成佛像價值連城怎能輕易返還,對我們來說無疑要加大追索力度。

再說舍利子。舍利子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雖然佛家弟子不贊成飲食說,但有部分研究者支持這一說法。佛家弟子長期吃素食,體內的無機鹽、維生素含量高于常人,經一系列復雜轉化在體內形成硅酸鹽、磷酸鹽等類似物質,加之佛教徒缺少鍛煉,很容易在他們體內結晶,焚燒后形成結晶體,即舍利子。

研究發現舍利子的主要成分恰恰是磷酸鹽。但也研究者不認可這一說法,理由是全世界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何他們火化后沒有留下舍利子,為何有些高僧火化后也沒有舍利子?

近年來研究者又有了新發現:高僧火化后留下的舍利子數量隨著時間推進越來越多,留有舍利子的高僧數量也越來越多。比如2013年4月凈慧長老在四祖寺圓寂后留下了近2700顆舍利子;2017年夢參長老在五台山真容寺圓寂后留下了上百顆舍利子,個個晶瑩透明、圓潤光滑。

舍利子與時間有關系?那不可能!那與誰有關系?研究發現與人們對燃燒溫度的把控技術有關,而對溫度的掌控技術恰恰隨著時間推進越來越純熟,越來越全面。

原來人體骨灰含有大量的氧化鈣、氧化磷等有機物,焚燒后一部分轉換成了二氧化碳,一部分成了羥基磷酸鈣,即骨灰。當骨灰在大火繼續燃燒、溫度提升到1700度左右時融化,冷卻后則成為一個個圓潤的結晶體,即舍利子。

由于火化過程中遺體常帶有衣物、飾品,里面含有氧化鐵、氧化鉀的等化合物,反應后出現了各種顏色的舍利子。部分研究者將焚燒溫度視為高僧火化能否產生舍利子的關鍵。

用戶評論